清洁燃烧与新能源利用团队



团队简介: 

江苏大学“清洁燃烧与新能源利用”团队由何志霞和王谦教授领衔,王平、王爽、苏华能、徐谦、钟汶君、颜学升、吉恒松、冷先银、玄铁民、郭根苗、冯永强、马强为团队成员,其中博导7人、硕导7人,1人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人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团队秉承李德桃 “四跨”团队精神,坚持“德育为先,创新为本”,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产教融合”为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深耕动力系统清洁燃烧及新能源利用领域。近年来,指导研究生论文获省优博1篇、省优硕5篇、校优博/优硕15篇,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各类、各级赛事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20余人。研究生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者硕士/博士联合培养18人,进入国内知名研究所/企业并已成为单位科研骨干50余人,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五年,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荣誉;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行业奖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江苏省重点研发等重点、重大项目/课题5项,国家基金11项,企业委托单项近500万项目1项、单项超50万项目1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近200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


【先进事迹】

“四跨”团队精神,助力国际化应用性人才培养

“清洁燃烧与新能源利用”团队秉承李德桃教授“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跨国界”的“四跨”团队精神,薪火相传,坚持“德育为先,创新为本”,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产教融合”为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动力装置高压共轨式燃油喷射燃烧系统、重型燃气轮机燃烧系统等我国“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影响力,在可再生低碳、零碳清洁替代能源前沿方向努力探索与创新。

1.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助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团队文化建设是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凝聚团队、助力科研创新的关键。导师团队长期重视团队文化建设:(1)重视研究生五个方面重要品质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主动的勤奋、责任感、坚持与乐观、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2)形成团队内研究生的管理制度、规范和学术文化,包括:对使用软件及仪器设备、工作室内的行为规范、论文投稿等环节明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每天早上半小时读英语,晚上半小时听英语;每周固定时间进行1个小时文献检索;每天记工作日志;有规范的文献阅读要求,重视研究领域内经典书籍的阅读,强调文献阅读的选择性和高质量;形成课题组内SCI文章撰写的方法和规范,重视积累、强调创新、懂得技巧。(3)形成课题组内部的组会制度,重视培养研究生在公众场合有限时间内清晰表达自己思想和汇报工作的能力;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前充分的准备工作、会后有重点的梳理和分析,形成高效、高质参会机制。

每年9月份,何志霞均会从研究生必备重要品质、英语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文章撰写、团队管理等方面对新生进行指导,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创新意识。为使新生更快掌握科研工作开展必需的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钟汶君、郭根苗二位老师会就试验装置和数值模拟软件使用安排多场课题组专题培训会。团队采取“大+小+集”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每月一次的大组会汇报各自小组最新研究进展,每周一次的小组会则重在讨论每位研究生的科研难题,年终时团队老师集中面向研究生作年度学术报告,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团队文化建设中所强调的“合作”精神也正是“四跨”团队精神核心所在,有力助推了团队教学成果奖的获得及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团队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培养省优博1人、省优硕5人、校优博/优硕15人。郭根苗是团队2019级博士毕业生,发表SCI/EI论文近20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留校后也快速成长为导师团队中的一员,主持国家基金、省基金、国家博后站前、企业委托研发项目6项,成果转化1项,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和中国产学研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各1项。

2.强化国际合作,推动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培育

国际合作是“四跨”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团队成员具有海外经历的比例达100%。团队丰富的国际化资源为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的培育创造了平台条件。

王平有海外近10年的工作经历,负责共建中意燃气轮机燃烧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苏华能教授负责共建中南氢能与燃料电池国际联合验室,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冷先银副教授赴日本广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与Keiya Nishida教授团队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该教授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推荐团队1名研究生去往广岛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引进日本广岛大学毕业博士3人,基于此,签约超百万的横向合作项目。

何志霞自2010年以来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喷雾组织内积极开展工作,受邀在第20届亚洲喷雾国际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并承办第21届该国际会议,担任会议主席,与国际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荐硕士生玄铁民赴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CMT国际知名发动机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该所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毕业回国加入团队,快速推动了实验室燃烧光学平台的建设,与该所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团队联合申报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国际合作项目,获批400万的山东省外专项目。经推荐,团队内又先后有2名研究生赴CMT研究所读博/联培,形成研究生国际化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玄铁民本人在引进国外先进燃烧诊断技术后并进一步创新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江苏省“双创博士”、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团队硕士生蒋兆晨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推荐前往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硕士联培,进一步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马格德堡大学当年十佳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学生唯一一个)。团队王芬和张薇2名研究生先后入选“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王谦教授指导的徐驰、郦赟、冷钰鹏、蒋兆晨、於欧卿、周嘉辉6名研究生在中德联合培养项目支持下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金煜、曹嘉伟、孙中成、戴礼明、李宁宁5名研究生获得国家CSC奖学金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钟汶君、郭根苗、商伟伟、曹天义、管伟等多名研究生赴海外名校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广泛的国际合作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3.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四跨”团队精神的另一重要体现。团队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焦社会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发挥智囊作用,开展社会服务。

王平针对困扰燃气轮机稳定燃烧技术开发的关键核心问题,经20年持之以恒的研究开发出针对燃气轮机内部湍流燃烧的新型计算模型,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电气集团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签订480万的单项技术开发合同,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何志霞的技术成果助力合作企业扬州建元建成国内首套20万吨规模的加氢催化生物柴油生产装置,燃油品质及生产线通过ISCC国际认证,进入欧洲市场,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承办2021喷雾校企创新发展论坛;颜学升面对武汉险峻的新冠疫情,拿出科研人员的态度和能力,仅用10天完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先进事迹受到了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荣获镇江市“出彩教育人”荣誉称号。近年团队申报新增江苏省产业教授1人,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及研究生实践基地近10家,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毕业研究生入职国内知名研究所、企业,50余人成为单位科研骨干,多名毕业研究生自主创业,为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访问次数:

主办单位:开运体育官方网站(中国)开运科技有限公司